close

我帶學生已經四年有餘,我從來沒有在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一些獎勵,像是貼紙、印章集點,像是有些孩子考試考得好,可以得到一些獎勵(玩具、錢),可是我卻覺得考試分數是自己的事情,不需要別人給予自己肯定,考得不好也代表自己對於該學科的掌握不足,那麼要引導孩子們更多練習與熟悉。

這四年以來,我都沒有送孩子們東西,任何禮物、小東西都沒有,所以孩子們不會成為討好型的個性,不會為了得到獎勵而做事跟學習。

但是我會不吝惜在他們表現好的時候,給予具體的肯定,比方說孩子們字變漂亮,我會說:「你的字比起以前,真的漂亮太多了!」

有一次我帶他們騎腳踏車,半路我的手機沒電,可是孩子們卻主動帶路,我後來回去就稱讚他們:「你們很優秀,因為我手機沒電沒辦法導航,可是你們卻帶路,讓我很安心。」

當然如果孩子們有一些勞動成果,的確給予一些獎勵是對的,比方說讓孩子們做家事,如果家事難度越高,可以給予一些零用錢,在這個事情上讓孩子們知道「沒有勞動,沒有收入」。

要給孩子多一點社會性鼓勵,不要給予物質性的鼓勵:如貼紙、印章、集點等等。當表現良好,可以抱抱他,或是就可以玩什麼遊戲,而且你可以主導,當Leader,或是你可以決定週末或下次旅行可以去哪裡之類的。

以上參考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籃寶 的頭像
    籃寶

    籃寶的斜槓日記

    籃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