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跟學生討論說這學期我們每次放學後,回到基地要休息多久,孩子們說要30分鐘...,其實真的有點久...可是我很想看看孩子們自己會不會對行為負責,於是我答應了,然後我就觀察,一開始的時候,都還是要提醒,後來我嘗試不提醒,看看孩子們會不會自己主動休息後開始寫作業,我發現我幾度都快忍不住要碎念請他們注意時間了,但從開學一直實行到現在,我十次有九次忍住不說,他們竟然會相約主動寫作業,我對於他們這樣的表現有驚艷到。慢慢地在引導說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,你們真的覺得休息30分鐘,我們還能做什麼?讓孩子知道其實選擇會影響結果。
另外一個例子,有時候孩子們想要直接得到答案,比方説會直接問:「老師,『守』的造詞有哪個?」學生其實恨不得你直接講答案!有時候我們大人真的恨不得直接講,可是我最近換了一個方式,用提示的方式,比方我會舉例:「當兵時,夜晚要有阿兵哥站崗,守好狀況,讓夜晚如果有緊急狀況時,能夠及時反應。這個叫做『守?』」大部分時候學生其實都沒有辦法立即講出那個詞,可是我要的就是他開始動腦了!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不足,我們再來引導多看書。這樣子的做法其實也是適度地保持沈默,不要即時給答案,也是將主動權交回到學生身上,而不是在我身上。
這種做法就是適度地授權給他們,讓他們自己學會,沒有什麼是讓他們自己親自做更快學會事情的方法了。
當然這些作法不見得是最好的,可是我卻觀察到只要我適度引導,跟小小細微地改變做法,學生會往一些正面的方向走,而不是無意識地無限輪迴在某些狀況中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