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》一書為管維中所編著。
一、多閱讀造就今日的巴菲特
巴菲特的工作就是大量閱讀,他在小時候就把他當地的圖書館中關於財富理財的相關書籍看完,他曾經表示:「如果我只學習葛拉漢一個人的思想,就不會像今天這麼富有。」古人說: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。」小時候不懂這句話的道理,現在大概知道了,因為多閱讀,讓自己的認知範圍越來越廣泛,自然能賺到認知內的錢,這黃金屋也不是憑空掉下來的,是多少的累積才有辦法得到。巴菲特小時候養成的閱讀習慣,豐富他的理論知識,對投資目標的信息都能搜集並好好閱讀,才有辦法讓他做出好的決定,讓他投資獲利。
二、簡單低調並節省
巴菲特是一個節省的人,並不是一個追流行的人,他使用按鍵手機用了很久,直到2020才使用智慧手機,可見他對於錢真的很謹慎,每一分錢都是錢。即便現在很有錢了,也並沒有私人司機,都還是自己開車。節儉的特質是從母親身上學到的,當他父親失業,後另外創業初期捉襟見肘時,他母親都是步行十幾公里去購物,直到父親的事業生意好起來了,母親仍然會堅持這樣做,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,孩子的鏡像神經元會自動模仿學習大人的行為,所以教育還是很重要的。
三、專注的力量並付出耐心的特質
巴菲特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:「為了取得成功,一定要找到濕雪和一道長長的坡。」也就是報酬加上時間。在巴菲特傳記裡頭,曾經提到巴菲特專注的特質,他除了關注商業活動以外,幾乎對其他一切諸如藝術、文學」科學、旅行、建築等充耳不聞,才能專心致志於渴望戰友的東西,專注的力量能夠讓我們保持理性、排除干擾。巴菲特認為只要對某家企業的看法是對的,且恰好在一個適當的價位買進股票,那麼就只要耐心地等待就可以了。其實這樣的特質不僅僅是耐心,也是一種專注的力量,就像是母雞孵蛋那樣的專注狀態,一定會孵出小雞。
四、有激情(熱情)使得動力不斷
2009年出席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活動的時候,巴菲特接受採訪曾講一段話:「我們必須要有熱情。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喜歡,而不是為了致富。當然,事情做好了,可能會變富。但是,並不是因為某些誘惑而坐視,我認為熱情其為重要。」
五、為何巴菲特越來越有錢?
明確金錢觀,前能帶來基礎的生活穩固、幸福感,專注地對工作的熱忱,要當作不需要錢那樣來工作,意思應該是專注享受著過程,因為最後會有個結果。平衡幸福與財富。觀念要從小開始累積,養成定存錢並檢視資產負債的習慣。用別人的視角檢視自己,有時候會找出盲點。學會控管預算以及觀察慾望,因為有的東西是自己不需要的。拒絕前瞻性的支出,比方説跟風買手機,其實手機夠用就好,沒有必要每年換一支,我自己也是如此,上一支手機真的是因為死機了才換的。要提升賺錢能力,也就是不斷學習以後去做,做了才會,然後再繼續學習,不斷重複學習->做->學習...的流程。另外巴菲特說: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,個人的才華都不會受到通脹的壓力。」也就是說不斷讓自己有價值,就會有錢。複利效應的堅持可以讓自己變富。
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
金石堂:https://tinyurl.com/2cgk34qr
墊腳石:https://tinyurl.com/29l4psy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