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緊急預備金是什麼呢?

緊急預備金是一筆錢,用來應付意外狀況的資金。通常這筆錢都是放著暫時不動,而且不用於投資,雖然筆者也有看過有人是放在漲跌幅不大的標的當中,但是通常還是建議不要用這筆錢投資,因為這筆錢有隨時取用的可能。

意外狀況通常會有:失業、疾病、車禍、訴訟、疫情等等,遇到狀況的人可能是家人或是自己。

事情不容易發生,但是一旦發生都會有一筆很可觀的資金需要使用。

緊急預備金要準備多少?

遇到意外的狀況時,很可能收入中斷,可是還是有必要性的支出,像是房租、貸款、保費等等,而且還需要生活,或者是仍然有工作,只是突然需要一筆很大的支出,那麼緊急預備金就會派上用場。那麼準備多少?

  • 單身年輕人,通常每個月支出假設到25000-30000,需要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,15萬到18萬
  • 兩人小家庭,每月開銷可能50000-60000,準備6個月,30萬-36萬,(也有建議準備1年的緊急預備金)
  • 要扶養小孩以及父母的家庭(計入孝親費),生活費就要更多了

緊急預備金也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資產配置當中的一部份,其實台灣人目前大概只要20萬-50萬就可以應付了,另外通常低標是準備6個月,不過如果安全感不夠,可以準備到1年。而年紀越大,如果也把醫療部分考慮進去,大概就100萬吧!但是其實這100萬可以用醫療險或是重大疾病險代替,那就不一定要存那麼多。

緊急預備金用在哪?

生活以外,其實有時候是用在還貸款、保費,因為生活部分大不了就是降低到最基本的吃得飽就好,降低物慾就能節省,可是當你還在還卡費、還貸款、繳保費時,這些東西繳不出來有點麻煩,保費繳不出來,尚可辦理減額繳清,或是視情況解約甚至是運用保單借款,得到一筆資金,可是貸款還不出來,那就很麻煩了,面臨催繳以及信用分數降低,如果再用增貸方式,雖然得到一筆資金,但是也會影響到未來的現金流。

主要就是當收入中斷、突然有意外,需要處理預期之外的事情的時候,這筆錢主要不是用在慾望的消費上。

緊急預備金要放在哪?

1.銀行定存,目前台幣利率1.1-1.5%不等(拜升息所賜)

2.高利活存數位帳戶,有些數位帳戶甚至是開出5%,這樣可以增加少量資產,不過數位帳戶的高利率通常有額度上限

3.外幣定存,如果要放在外幣定存,通常會建議放在換匯的波動相對小的貨幣,像是美元當中,但如果擔心換匯成本,就不要放在這了!

4.其他:其他像是參與股票抽籤,如果中籤,還能多3000-20000不等的收入,幫助自己存更快。即便沒有中籤,損失也不會到很心痛。

完全不建議放的地方:儲蓄險、股市的標的、黃金、虛擬貨幣,儲蓄險是因為要放很久才能回來,股市標的則是因為波動大以及市場的不可預測性,黃金則是容易隨著市場環境飆高,可是也可能突然跌,因為是避險的環境,沒有隨時關注市場的時間,容易錯過而使得資金縮水。虛擬貨幣更不用說了,很可能一天漲100%也瞬間跌100%,波動性更高了。

存錢慢慢存不要急

盡可能在追求投資獲利之前,把這筆緊急預備金先存好,不要因為著急想快點存好就把這筆錢用在投資,萬一遇到2022年這種狀況,很可能會為了錢而把投資標的賣在阿呆谷。

總結

1.投資前先存好緊急預備金

2.運用工作收入慢慢存

3.不要放在高風險標的當中

4.放在流動性較好的地方

5.通常建議準備6-12個月的生活費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緊急預備金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籃寶 的頭像
    籃寶

    籃寶的斜槓日記

    籃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